从引进、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到产品出口国外、介入全球资源供应市场,在全球范围内打造战略供应链,沈文荣带着沙钢,一步一步朝着世界钢铁大王的目标迈进。
沙钢的改制从1998年就开始酝酿,方案几经易稿,到2001年初终于如愿以偿。完成改制后,集体持股25%、职工持股30%、领导层持股45%,其中沈文荣个人持股17%。到2004年,集体部分持股由沙钢管理层回购,沈文荣个人拥有的股份达到29.98%。自此,沈文荣彻底拥有了沙钢的控制权。
据说,在沙钢集团内部餐厅的雅间铭牌上,依次刻着米塔尔、安赛乐、浦项等世界钢铁巨头的名字,显然,在沈文荣看来,这些名字正是他和沙钢追赶的目标。
朴实
“贪图享乐的不配做沙钢人,从我做起,沙钢上下必须为下一步的发展继续加速资金积累!”沈文荣常常把这些话挂在嘴边。
在企业内部,沈文荣一直用“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永远是沙钢的光荣传统和宝贵财富”来鞭策员工。沈文荣不仅自己是一个工作狂,还把自己的“工作狂”文化灌输到全厂几乎每个工人身上。工人们三班倒工作,行政人员早上7点钟上班,工作到下午5点半,而且周六不休息。沙钢的工资在业界并不算高,沈文荣称:“企业发展个人是要付出代价的,培育竞争力企业也是要付出代价的,沙钢上下一直在勒紧裤带,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把所有的钱用在技术引进上。”
沈文荣请客很抠门。不管是什么公司的老板和什么级别的领导,沈文荣全部在公司行政餐厅里请客,如果客人在那里住一周,基本上每天的菜式都不会换。
沙钢的办公楼非常简朴,沈文荣认为:“我们都是艰苦时代过来的,我们不追求办公桌的宽大、办公楼的宏伟,只要不影响工作就可以了。”在沙钢,从行政管理人员到车间工人,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是常有的事。
沈文荣有个习惯,如果出差,只要是在上海、南京等周边地区,无论多晚都要赶回沙钢然后再回到家里。沈文荣坚持不要秘书,不翻新简易写字楼,已是亿万富豪的他,终年是一身和名牌无缘的普通衣着,食堂里粗茶淡饭几分钟就能吃饱,依然居住在沙钢总部传达室旁边的公寓房内。家里的一切事务全交给妻子,他自己则从早到晚以厂为家。
在沙钢员工的眼中,沈文荣是个节俭得不能再节俭的老总。比如出国考察坐飞机,沈文荣从来舍不得买公务舱的票。有一次,香港著名冶金专家倪德麟跟沈文荣一同出国,沈文荣照例买了经济舱。他块头大,挤得难受,就靠在走廊里。倪德麟问他“干吗这样亏待自己?”沈文荣坦然一笑:“能省点就省点,这些都无所谓的。”对自己节俭的沈文荣对于慈善公益却是大手笔,近几年,沙钢用于社会福利和公益事业的资金就近亿元。
有媒体评价,沙钢的成功首先是朴素的吃苦耐劳精神的成功。
“外国记者说我讲话不像一个企业家,而像一个共产党员。我就是一个共产党员,就要像共产党员一样讲话。”沈文荣这样说道。
在沈文荣看来,沙钢真正成功的内核在于:炼钢首先炼人。朴素是沙钢人的本色,也是沈文荣的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