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唤起消费者怀旧情怀、尽量保持历史原貌的老牌汽水;另一边是只保留了老牌商标,产品完全大变样的创新产品,到底哪种更被市场接受呢?在业内人士看来,为了迎合市场及年轻人口味,各大老牌饮料都卯足劲变革,但是变革道路是艰险的,不可南辕北辙,丢了情怀又丢了口碑。
怀旧派持续不断的“情感牌”
在北京丰台区安乐林路上的一家麻辣烫店,八九平米的地方让来吃饭的顾客感觉拥挤不堪。即便是这样,老顾客们依然乐此不疲,“老板是重庆人,麻辣烫的味道非常正宗,当舌头被麻和辣占据后,再来一瓶冰镇的北冰洋,夏天必备啊。”一位店里的老顾客告诉记者。
事实上,不只是在街边的小餐馆,小区便利店、城区各大餐厅、各个旅游景点、各大连锁超市也都有北冰洋的身影。甚至有游客到北京来,其中一项计划就是要尝尝在网上常看到的北冰洋汽水。可以说,在复出后的这几年,北冰洋汽水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而在复出之时,北冰洋就打出了“怀旧”的旗号,“复出”的北冰洋在努力地维系着这种老情感,玻璃瓶包装,标志性的雪山和仰头眺望的白熊形象依然突出。
而像北冰洋汽水这种,在上个世纪名噪一时,后又经过多年蛰伏,到最近几年重新复出的老牌饮料并不在少数。天津的山海关汽水在2014年回归市场后,不仅在天津得到认可,还进入了北京市场,并在近日开了网店;在青岛消费者视线中消失了多年的崂山可乐也在前几年复出,但因为高定价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诟病;曾经是“东北第一批独生子女的轻奢消费品”的八王寺汽水,也在2015年重新进入试生产阶段,而依然选择玻璃瓶的原因,在厂子里的老人看来,还是因为“玻璃瓶是沈阳人的回忆,我们要保留这份情怀”……
而这种“情怀”直到今年还在延续。今年夏天,在武汉人心中有着举足轻重地位的老牌饮料——“武钢人”汽水又重新回归市场了。武钢快餐饮料事业部负责人说,“武钢人”的复出并非旧产品的简单回归。它保留了传统的玻璃瓶包装,瓶里装的却是全新的内涵——武汉本土第一款自主研发的果汁汽水。简单来说,由于增加了新鲜的纯果汁,它比过去纯粹用香精调配的果味汽水更好喝了。“人们在怀旧的同时,追求更好的口感、更健康的理念。”他们敏锐地感到,这是玻璃瓶汽水复出的契机,果汁汽水在武汉还是一片空白,当即决定,专为武汉人研制一款果汁汽水。
创新派有待市场和时间检验
作为怀旧派的代表品牌,北冰洋并没有拘泥于一味地打情感牌,而是推出了跟传统北冰洋汽水不同的产品。继在几年前推出了易拉罐装的北冰洋汽水后,作为80周年的纪念版,今年北冰洋又推出了金罐汽水,虽然有消费者认为这只是其产品的“换汤不换药”,但也算北冰洋在创新路上又前进了一步。而据北京一轻食品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奇介绍,由“北冰洋”和中科院联合研发的饮料维尔康即将上市,主打的是“绿色、健康、时尚”的概念,有待市场检验。
无独有偶,健康几乎成了所有老牌饮料创新时追逐的主要目标。有业内人士指出,消费者的购买欲望不再限制于口感和味道,“健康”正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首选条件,而市场的天秤也不可能因为“情怀”这个砝码始终保护着“老字号”品牌。
相较于北冰洋在包装上的创新,老牌饮料健力宝则是推出了新的产品。最近健力宝推出了一款二次元风的饮品——“轰茶君”乳酸菌红茶饮料,主要成分是红茶、乳酸菌和气泡,目前售价为5元。还为此砸2亿多元在推广上。在茶饮料竞争如此激烈的背景下,“轰茶君”能否铸就健力宝的二次辉煌,还有待市场和时间的检验。创新还是怀旧?谨防丢了情怀又丢口碑
在饮料行业资深专家陈玮看来,“老牌饮料还是应该老老实实去做市场调研和产品分析。分析是否在一些品类上或者口味上有些差异化的形态。虽然在大的饮料类型和产品上无法下手,但是在一些特色方面饮料行业还有所欠缺。”
而中国品牌研究员朱丹蓬则认为,“老品牌的回归不可能去做大众化的市场,应该精准地锁定四十岁左右的目标消费人群,做好怀旧元素的宣传,去支撑品牌的核心竞争力。老品牌回归市场也从侧面说明了整个中国的消费市场的结构的升级优化,中国饮料产品的消费已经逐渐由口感向心理情感的转变升级。”
而在另一位支持老牌企业应该打“情感牌”的业内人士看来,创新需要有点运气,摸准了新一代消费者的口味变化趋势,当然还得投入大量的财力,来做市场引爆。但怀旧产品成本就低得多,第一,历史好产品本身就具有一定的知名度,特别是在现在消费中坚力量的70—80年代人中极容易引起共鸣;第二,不用投入太多的研发成本,按照这一行的前辈的话说,就是用料足,材料真,就能出好产品;第三,渠道进入阻力低,利润高。
为了迎合市场及年轻人口味,各大品牌都卯足劲变革,以防止消费者老化,但是变革道路是艰险的,不可南辕北辙,丢了情怀又丢了口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