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我国目前缺乏统一的药品冷链执行标准,各药品经营企业冷链过程控制水平参差不齐。现阶段不是所有从事冷链物流的企业都能提供温度监测和控制记录,冷链运输过程中还存在着温控不力等问题。因为没有温控记录,一旦某个物流环节“断链”,很难调查出究竟是哪个环节出现的问题。无论标准如何制订,早日实现对药品冷链物流全程的温湿度监控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我国尚无一部国家级的药品冷链管理法规或操作规范;各省在医药冷链标准上的建设与执行进度也不一。冷链药品作为直接作用于人体内的特殊商品,其安全性在任何时期都不能忽视;尤其是随着温度敏感性药品的比例增多,医药冷链物流水平的提高刻不容缓。必要时应该出重拳引导企业投入,规范流通过程。
专家称,我国医药冷链物流质量管理并不尽如人意,整个市场问题迭出,标准安全体系亦不健全。在我国生物制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作为医药冷链物流主要对象的温控医药品,其对温度、密封性等各方面因素的严格条件,从质和量上对医疗冷链物流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国药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协调,要想真正打造中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平台就要解决标准的制定问题,健全医药冷链物流体系,全面提升我国冷藏药品的品质。还应该尽快出台冷链医药物流市场冷链物流建设、管理、操作规范,将供应链的思路纳入药品冷链管理体系中。
专家认为,当务之急,是推进信息化建设,这不仅有助于保证药品的质量,还可以实现医药供应商、批发商、零售商、医院、防疫站、卫生所、医药冷藏库这条供应链上下游各节点的信息共享,提高整个医药冷链的稳定性。
业内人士认为,避免药品因在生产运输过程中缺乏有效冷链物流管理而造成重大的人身事故,是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如果站在全民健康安全的高度上来看待药品冷链物流的系统建设,真正意义上的“第三方”就是全社会。
总之,国家应该加强医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的研发使用,加快道路运输、制冷、冷藏箱车、冷链连接等设施设备体系的配套完善,提高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的整体运作水平。
来源:中国制药机械设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