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昆虫变“黄金” 两年狂赚50万

2010-11-21 08:490

 

两年狂赚50万

高建民越干越有劲。他发现,农村的虫子太多了:黄豆地生“豆虫”、红薯地生“青虫”、麦地生“黑黏虫”、花生地生“蛴螬”、棉花地生“棉铃虫”等。这些原本令人厌恶的虫子,现在都成了他的滚滚财源。

高建民摸索出许多捉虫技巧,比如“棉铃虫”必须在早上6点至8点捉,而对于“蛴螬”,则要在收获花生时捉。在收获后的玉米地里,蟋蟀、蝼蛄和蝗虫最多,一天下来,每亩地能捉上百斤虫子。

要在树林里捉虫,高建民就挖几个50厘米深的方形大坑,放半池水,在四周离地面20厘米处拉一圈儿灯,方圆几里外的蝗虫都会迎光飞来,掉进水坑。第二天,他再用筛子把虫子捞起来,既省时又省力。

后来,高建民还琢磨出,不同颜色的灯光能吸引不同的虫子。如:吸引螽蜥、蟋蟀、蝼蛄和蝗虫等,需要紫外线灯。针对不同的虫子,使用不同的灯光,这样一来,他捉的虫子就更多了。

2009年初,高建民平均每天能捉到一两百斤虫子,一个月能挣一万多元,除去电费和表嫂、表妹的工资,他每月净赚8000多元。

为了扩大宣传,推销自己捉的虫子,高建民在当地电视台和报纸上做了广告。许多养鸡场、养鸭场和养猪场的老板看到广告后,争相向他订购。这样一来,每斤虫子的价格涨到了6元钱。后来,他还买了电脑,在各大专业性网站发帖推销。

现代化的传播手段,让高建民的绿色虫子名气大增,客户蜂拥而来。这时,他决定再扩大规模。去年5月,他把邻村打工回来的40多人召集起来,集中进行培训,传授捉虫技巧,然后让他们在各自的村子里捉虫,自己则专门负责销售。

一天,一个农家乐酒店的老板找上门来,要与他签订长期的昆虫供货协议。原来,现在的城里人喜欢吃绿色食品,城里的酒店流行起了昆虫宴。由于虫子不易捕捉,价格惊人,但食客仍然趋之若鹜。

这个意外的商机让高建民大喜过望,他立刻与这个老板签订了长期供货合同。从此,他将供给养殖场和酒店的虫子筛拣分类,把动物吃的虫和人吃的虫分开来卖。供应给酒店的虫子收购价高得多,每斤均价在20元以上。高建民不但利润大增,还多了一个绝佳的销售渠道。

到2010年8月,高建民捉虫两年多时间,竟赚到了50多万元!这对于一个农民来说,是多么惊人的一笔收入!

如今,高建民的绿野生态虫已成为当地响当当的品牌,订单接连不断。高建民高兴地说:“是小小的虫子改变了我的生活。”

« 上一页 2/2 下一页 »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