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精心准备,郑商所硅铁、硅锰两个铁合金期货品种即将上市。对钢铁产业链来说,从产品端的螺纹钢、线材、热轧板卷,到主原料铁矿石、焦炭以及焦炭的主原料焦煤,再到最重要的辅料铁合金,期货已经实现了从上游原料到下游产品的高度覆盖。围绕单个产业链精耕细作,以致衍生出如此众多的期货品种,放眼全球期货市场都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那什么是铁合金?产业和市场是否会接受硅铁硅锰期货这两位“新同学”?
铁合金是钢铁行业的“维生素”。有人把铁合金比作钢铁生产使用的“味精”。笔者认为,将其比喻为“维生素”更为贴切。两者的相似性在于用量都不大,但味精在烹饪中重要但不必须,而炼钢时必须通过添加硅、锰等元素与氧反应,去除多余的氧元素(即脱氧);同时还需要通过添加铁合金将钢铁中的微量元素调整至规定范围(即合金化),因此铁合金对于钢铁生产就像维生素对于人体一样,虽然不需要太多,但一定不能少。尽管投资圈对铁合金可能目前还不够了解,但钢铁圈内对其绝不陌生。
铁合金期货交易活跃的可能性高。钢铁产业链是目前最受市场关注的商品期货系列,已上市品种的成交量目前达到全部商品期货品种的30%,各类市场参与者均对钢铁产业链品种高度关注。可以说,这些相关品种已经为铁合金的上市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市场铺垫和投资者教育。此外,玻璃的现货市场规模为百亿元,PTA的规模则更小,但都没有妨碍它们成为活跃的期货品种。活跃的关键是其能否受到资金的关注,铁合金厂家有强烈的避险需求、钢铁产业客户对该商品现货熟悉且已具备期货经验,投资者对该板块的高度关注,这些都是有利于吸引资金参与的优势。
硅铁硅锰各有千秋。从现有的钢铁产业链品种运行情况来看,部分品种之间确因相似性较高而出现此强彼弱的现象。对于即将上市的两个铁合金品种会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对两者进行对比和梳理:从供给来看,两者生产工艺相似,均采用矿热炉生产,一定情况下可以实现部分产能互相切换。两者产能分布有所区别,硅铁产量西北华北明显领先,硅锰产量则是中南西南略有优势;从用途上看,硅铁与硅锰具有一定的同质性,两者脱氧的功能相同,差别在钢水合金化时,硅锰能够同时提供两种元素,在满足其它成分控制的前提下(比如有害元素不超标等),按目前的价格来计算,使用硅锰应比使用硅铁更经济,因此硅锰对硅铁具有一定的替代性。从这两者的消耗量及消耗量增速对比等角度也可得到验证;分析影响成本的因素,电耗占硅铁成本的70%左右而硅铁仅占40%,但除去硅石、含铁料等通用原料,硅锰生产还需要采购锰矿,而高品位锰矿来自进口,硅锰的成本影响因素更为多样和复杂;从期现货联系即交割来看,硅锰属于危化品,遇水或产生有毒物质,运输、储存要求更高,加之其易粉化的特点,不适宜长时间储存,因此郑商所规定硅铁的仓单有效期最长为4个月,硅锰则长达1年,硅锰似乎更便于交割。综合上述方面,硅锰似乎比硅铁稍微“出挑”一些。当然,这只是笔者的一孔之见,上市后哪个品种更为活跃还是看市场资金博弈的结果,不同时期市场的热点不同,不排除某一时期某个品种因某种因素活跃,或者两个都活跃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