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一片茫然的广告主和营销人,悠易互通CEO刘竣丰却给了我们另外一种答案,新型的广告网络公司可以把营销做到直击“人”心。
传统网络营销为何难“找对人”?
事实上刘竣丰先生早期的个人职业经历就是最好的解读。
2003年,大学毕业没多久的刘竣丰已经成为麦肯光明的媒介主管,负责麦肯在中国的互联网广告业务。在此期间,刘竣丰接触了许多广告方面的理论知识,但也始终难以摆脱最大的疑惑——“广告公司做媒介策略,会有一套逻辑在里面,这套逻辑做的时间越长、掌握的越多,就会发现都是虚的,不可量化。”
直至目前,中国广告网络市场的大多数企业,还是通过不同媒体组合覆盖尽可能精准的受众,无论这种媒体组合多么完美,总是有一部分人不属于品牌的目标受众。正如那句广告业行话:你知道广告投入的一半都被浪费了,可你不知道究竟是哪一半。
2004年,刘竣丰在为微软选择媒介投放的时候,第一次为互联网技术所震动。“我们当时考察了搜狐、新浪,也考察了雅虎。搜狐、新浪的常规做法是在广告位开通品牌的入口。但雅虎告诉我们说,‘我能够针对不同的人投放不同的广告,你要什么样的人群,选好以后,我们针对你的目标人群去投放广告’。”刘竣丰说,他那时看到了互联网广告的未来。但这项技术当时在美国有,在中国没有。于是2007年,他和搭档“技术天才”赵征一起创办了悠易互通——一家受众网络数字营销公司。
悠易互通如何替广告主“直击人心”?
刘竣丰认为,只有掌握消费者的互联网访问行为数据,并对其进行分类管理,才能有针对性的帮助广告主解决实际需求。于是,悠易互通用了近四年时间建立了庞大的用户数据库。截至目前,其所拥有的用户互联网总样本数近5亿,其有效样本数达到2.5亿,覆盖国内网民总数的50%以上。在此基础上,悠易互通通过对网民样本的兴趣属性分析及深度数据挖掘,从而实现广告价值的最大化。
“我们帮广告主解决了三个问题。第一,受众洞察,找到目标人群。从2.5亿的悠易互通有效用户数据库中推论出与品牌或产品相关的人群,进行用户基本属性、媒介接触习惯及消费行为方面的分析调查,根据广告主的品牌信息,找到真正的目标人群,以及目标人群的兴趣点。第二,根据受众定义及其网络媒介接触习惯、信息接收方式、消费习惯量身打造最有效的高转化创意展现,并依据受众对创意素材的点击热力分布图(该分布图记录了用户在创意上的点击分布情况),对创意效果进行优化调整。第三,通过三个维度的定向来实现精准受众的确定:内容定向、行为定向、技术定向。通过内容定向,我们选择与广告页面最匹配的正文页面推送广告;在行为定向中,我们根据用户兴趣属性(22个行业分类、230个产品分类、自定义品牌分类)提供相匹配的广告;技术定向则可以实现地域、时间、天气、频次、浏览器、OS和URL等方面的精准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