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经济危机带来严峻考验 自主型企业成经济亮点

2009-04-02 23:290
中美贸易战中应加强保护知识自主型企业

    在经济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遭受到了严峻的考验,外向型企业大量倒闭破产,给国家的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隐患。由于之前劳动密集型企业在技术上没有优势,因此在此次危机中更是首当其冲,损失惨重。

    而由于拥有核心知识产权,一些自主型企业受到的冲击并不大,成为我国对外出口贸易的亮点。科技部党组成员张景安认为,自主创新型企业是我国技术创新的生力军。虽然我国自主创新型企业起步较晚但发展很快,但已成为浩浩荡荡高科技产业大军。65%的发明专利、80%的新产品来自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自主创新型企业对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增长的方式转变,增强国际竞争力,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具有重要意义。

    作为中国最大的贸易出口国,伴随着全球经济危机和美国经济衰退,中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将会越来越多。前不久奥巴马政府刚刚通过了优先购买美国货的条款,此举表示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已经抬头。

    自我国加入WTO以来,许多技术含量低和劳动密集型商品在国际贸易中受到了发达国家和地区,使用反倾销、配额限制等手段进行的封锁。而当中国企业如通领科技集团,以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商品出口贸易时,却又遇到了外资竞争对手联合起来利用技术贸易壁垒和知识产权诉讼手段实施的围堵。

    出口遭遇抵制民族企业美国胜诉

    GFCI接地故障断路器是美国政府为保护居民人身安全而强制推行的安全装置,属于召回制产品,根据美国《国家电气规范》(NationalElectricalCode)中规定:一套住宅中必须要安装8只以上GFCI产品,而且每两年必须更换一次,因此形成了巨大的需求市场,市场总额在40亿美元左右。莱伏顿(Leviton)、库柏公司(Cooper)、帕西?西姆公司(Pass&Seymour)、哈卜公司(Hubbell)这四家美国著名的企业利用专利知识产权的贸易技术壁垒垄断了该市场达20多年之久。

    在看到这个巨大市场后,通领科技集团董事长陈伍胜决心告别以往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格局,花费巨资,在团队30多名科研人员的数年潜心研究下,发明生产了具有国际领先性的GFCI产品。据了解,莱伏顿和帕西?西姆生产的GFCI产品均采用机电一体化的漏电保护技术,而通领研制生产的GFCI产品是全球独家采用自主发明的专利技术,即以永磁式电磁机构为原理的漏电保护技术,完全符合并超越美国国家安全实验室UL认证机构2006UL943、UL498标准。其多项核心专利技术成果均填补国内外空白。

    凭借过硬的质量,通领集团的产品打入了美国市场,并迅速受到了美国消费者的青睐。但通领却遭到了美国本土企业非正常的竞争,被以侵犯知识产权为由告上美国法院。

    在经历了长达三年与美国500强企业莱伏顿公司的诉讼后,2006年,美国对中国企业第一次下达了具有不可抗拒性的马克曼命令,认定通领集团产品不在莱伏顿公司产品专利保护范围内;2007年7月13日,美国新墨西哥州联邦法院勃朗宁法官下达了判决书,认定通领集团等被告不侵犯莱伏顿公司的专利,该案被无条件撤销。这是中美知识产权纠纷中第一个在美国维权全胜的案例,在中美贸易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337法案成出口美国最大贸易壁垒

    但在与美国莱伏顿官司胜诉之后仅36天,法国罗格朗集团下属的美国帕西•西姆公司利用通领与莱伏顿打官司经济受重创之机,用轮番诉讼手段,以同样莫须有的侵权为由,将通领集团再次推上被告席。通领集团将不得不又一次被迫走上漫长的应诉道路,来应对来自法国企业的恶意诉讼。

    2004年到2007年持续三年的的莱伏顿诉讼,已经让通领蒙受了巨大损失:销售量急剧下降,2005年原计划出口交货值$5000万的年度营销目标无法实现,只能完成$2500万左右。企业经济效益损失惨重,而且每月还要支付$10多万的律师费,至今累计支付律师费用高达$700多万。而此次通领集团不得不又以在付出巨额费用的前提下进行应诉。

    40年间,世界500强莱伏顿公司干掉了38个竞争对手,将他们排挤出美国市场。而办法如出一辙:利用美国337法案知识产权权利滥用的便利,以恶意诉讼的方式将对手告上法院,凭借其强大的经济实力,以种种借口拖延审判期限,利用美国漫长无限期的知识产权诉讼程序,却不追究判决结果,持强凌弱让竞争对手一直围绕着官司纠纷之中慢慢地将财力消耗殆尽,把你拖垮。要么妥协,要么倒闭,以达到他们垄断市场的目的。实际上,337法案已经成为美国企业实现贸易保护的壁垒。

    国内败诉危及整体行业安全

    在国外与美资企业抗衡并赢得初步胜利的同时,国内的情形却发生了逆转。2004年,就在莱伏顿将通领告上美国法院的同时,通领在美国市场发现了与通领产品非常类似的产品。该产品是由美国莱伏顿公司其在华全资子公司立维腾电子(东莞)有限公司生产。

    2002年10月30日,通领科技前身浙江东正电气有限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申请名称为’接地故障断路器’(GFCI)产品的外观设计专利权,专利申请号为02351583.X,并于2003年5月14日获得授权。

    2006年5月30日,通领集团将立维腾公司告上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停止侵权并索赔一千万。随后广州中院查封了其价值人民币100万元、约5万只涉嫌侵权产品,提取其生产的侵权产品样品作为证据,并对查封现场拍照留存。

    当年8月10日,立维腾公司向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复审委员会提出了专利权无效宣告请求,要求复审委宣告通领公司拥有的02351583.X号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2006年12月27日,复审委发出9268号审查决定书,宣告维持该项专利权有效的决定。

    但立维腾又转而将复审委员会告上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判定专利复审委给予通领的专利权无效。

    美国莱伏顿公司深知我国司法游戏规则,更换了前期代理的深圳律师事物所,聘请了我国最大,费用最高的北京金杜律师事务所作为其代理人。金杜律师事务所有近30人之前在各级法院、部门担任过公职。

    2008年,北京市一中院判定专利复审委的裁定无效,认定通领集团具有的专利权无效。一中院的判决,明显给通领造成极不利的影响,使得海外维权第一案企业在自己家门口陷入了尴尬的境地。也使得我国开关插座出口行业面临巨大危险。

    据了解,目前我国除通领科技以外,还有为数不少的企业生产GFCI产品,每年产生数十亿元的经济效益。一中院不利的判决,对于正在遭受经济危机重创的中国出口型中小企业来说,无异于雪上加霜。陈伍胜表示,如果判决生效、专利权被撤销的话,将使得该项技术成为公知技术,市场准入的门槛极大降低,造成市场混乱,鱼龙混杂。而外资则可以利用此项技术,在美国市场与中国企业展开竞争。那么中国企业将不再具备优势竞争力再打入美国市场。这对于整个中国安全电器行业链来说,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数万名职工下岗、数十亿元出口额的丧失,在中国外向型企业遭遇寒冬的今天,更是雪上加霜。

    同时,由于市场准入门槛降低,国内的企业也都可以利用该项技术进行生产,在有限的市场份额下,为了抢占出口额,彼此之间的恶意竞争将加剧,造成互相降价的现象,将利润极大压低,到最后陷于低成本、低利润运作的怪圈。

    国家应加大力度保护自主型企业

    在北京市一中院下达判决后,通领不服,于2008年6月上诉至北京市高院。但是将近一年过去了,此案件尚无任何信息。

    对此,法律界专业人士认为,相对于美国知识产权滥诉的现状,国内知识产权案件拖沓又难打,造成了高成本、低效率的问题。门槛高、举证难、时间长,这些弊端使得企业在准备案件时力不从心、难以为继,而漫长的诉讼时间使得被侵权企业受到的损失更加严重。

    据了解,在中国,原告企业在立案前要完成4个必要条件:1、企业首先收集证据;2、委托国家知识产权局相关部门进行专利查新,并出具这项专利是否具有三性的结论报告;3、委托有资质的权威机构组织专家对该项专利做侵权鉴定;4、最后由经法院审核是否达到立案的条件后,方可正式受理。

    上述法律人士认为,我国应有效改进和完善我国的知识产权的司法保护制度,促使知识产权侵权案的法律程序向受理低门槛,审理严把关的法制化转变。减轻维权者的负担,使知识产权拥有者的合法权益得到快速和全面保护,从而降低其维权成本,同时要使侵权者体味到法律的威慑力,让其为侵权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该人士还表示,作为经济危机下新的亮点,自主知识型企业对于我国的出口贸易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我国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从维护国民经济整体安全的角度出发,尽快研究部署出台相应政策,继续完善我国知识产权法规,为自主型民族工业发展保驾护航。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123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