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梁炜宁:外资银行在中国发展首要是自我定位

2010-12-21 15:110
【财经专访(上海特派员 陈迎竹)】

  对于国际金融业投资者来说,上海是中国的金融中心已经毋庸置疑,但是金融产品广度不够、多元化不足,将影响其国际化的步伐,而产品所带动的交叉效应等深度的开发,也仍然需要时间去完成。

  外资银行在中国 市场份额连续两年跌

  目前的35家外资法人银行中,大部分总部设在上海,使得上海的金融中心地位领先中国其他城市,但截至去年底,由于受到金融风暴的影响,外资银行在华资产总额仅占中国所有金融机构资产总额的1.71%,市场份额已经连续两年出现下滑。

  根据中国银监会数据,2008年底,外资银行资产占比是2.16%,2007年更多达2.38%。

  不过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资银行整体业务仍保持较好的成长,在沪20家外资法人银行资产总额突破人民币(下同)1万亿元,达到1.09万亿元,同比增长26.62%。

  在资产总额、存款、贷款分别占全国外资银行市场份额49.29%、42.34%和49.08%的情况下,上海外资银行利润占全国外资银行的82.16%。

  华侨银行(中国)有限公司董事长梁炜宁最近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外资银行在规模上无法与中国四大行或者五大行竞争,但对外资来说,中国市场这块蛋糕非常大,要有所作为并不难,她强调:“关键是自我的定位,你的银行想在中国做什么,如何盈利。”

  朝本土化发展

  华侨银行中国在2007年成为法人银行,最初只有5家分行,今年底有望增加到14家分、支行,明年底希望达到20家分、支行。目前在资产方面属于中等规模。

  据了解,在20家总部设在上海的外资法人银行中,4家国际大行资产在1000亿元以上,10几家在300亿到1000亿元,属于中等规模,其他几家则少于300亿元。

  华侨中国三年半来朝本土化发展,目前85%的分行行长都是当地人。梁炜宁认为,市场开发,尤其是开发中资企业,还是需要当地人才,才能更快看懂当地市场。

  华侨银行(中国)目前半数企业银行的业务来自中资企业,另一半是集团客户,也就是港台和东南亚商家。梁炜宁表示,中资企业的比例还会增加。

  对于在短时间内受到中企的肯定,梁炜宁对本报表示,“卖点”其实是高效率的境内外联动。

  “银行业说穿了,大家都没有什么独到的优势,只有相对的优势,成败的关键是在执行力。”

  她解释:“我们的体制非常强调‘客户是共有的’,银行内部的考核机制也鼓励员工做跨境业务。跨境是很费力的,一般员工心态是做好自己地区的业务就好,如果考核机制没有发挥成效,就不可能带动这些业绩。”

  随着中国对人民币跨境业务的开放,梁炜宁相信外资银行在这方面有极大的优势,而业务量也将是非常巨大,“从香港的经验来看,现在在中国市场看到的业务只是九牛一毛”。

  梁炜宁表示,华侨银行目前居全球最安全银行第32位,华侨银行(中国)坏账率“比同业低很多”。

  她相信,中国的银行业市场将逐步开放,监管也会有越来越多的挑战,每天都在面对新政策和产品。中国除了要平衡开放与经济、政治体系,也要在国外金融环境发展与国内的情况之间准确拿捏,而在这些变化万端的内外金融形势与风险中,外资银行必须有足够的灵活性,才能从容面对,进而在未来国际金融中心的市场中站稳脚步。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