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颇具讽刺意味的是,2007年他最终选择了高盛参股。巧合的是,李锂非常推崇宗庆后,而恰恰两位都对外资爱恨交织。这种情结抑或是1970年代之前出生的中国本土企业家共有的。
高盛才是大赢家
就在2009年,海普瑞取得了爆发性的增长,也开始了实质性的上市步伐。此时,高盛下属全资子公司GSPharma已经通过对海普瑞两次增资,获得了海普瑞4500万股的股权,平均持股成本仅为1.57元/股。高盛两年间总共只投入7000多万元,而在海普瑞股票首发时其所持股票折合市值近70亿元,这让人很容易明白,真正的最大赢家是谁。
海普瑞的高首发价仅仅坚挺了两天。到了5月11日,开盘仅十余分钟,海普瑞股价即封于跌停,次日再度下挫险些触及跌停板,并跌破发行价。仅仅两日,中国首富李锂财富缩水百亿元,成了史上最为“短命”的股王。
尽管此后海普瑞的股价有所上涨,但总体在首发价周围持续震荡。
不懂财务的工作狂海普瑞和其他一般的民企不一样的是,李锂夫妇都不懂财务,说自己“见了数字就头疼”。他们放心地把财务部门交给职业财务经理去打理。
李锂一直信奉“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二十年如一日,夫妇俩一个专注于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一个专注于质量的监管,各司其职。即便是上市之后,李锂依然是每天准点出现在实验室里捣鼓,或者是在车间里转悠,如同二十年前一个样。“除了吃饭和睡觉,我绝大多数时间都在工作。”
首富爱猪
与刘永好、丁磊、郭广昌等“首富级”中国企业家纷纷当起猪倌或想当猪倌一脉相承的是,李锂这一新晋首富与猪的关系密切——拿2009年来说,海普瑞的产能为6.4万亿单位的肝素钠粗品,而根据海普瑞招股书所披露:“每生产1亿单位肝素粗品平均需消耗2500根生猪小肠”。
2007年上半年,我国尚有49家企业出口肝素及其盐。三年来,由于货源紧张,出口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大多数企业出口量较小。因为牢牢掌握住了原材料市场,海普瑞一直以来处于该行业的国内第一。仅2009年,海普瑞就消耗掉了1.6亿根猪小肠,而这一年我国生猪出栏数量为6.4亿头。也就是说,全国四分之一生猪的小肠为海普瑞所用。
□相关链接
李锂没有安全感
海普瑞上市,使得肝素钠这个行业风生水起,听说一些农村养猪户和屠宰场,也时髦地谈起“上市”来。海普瑞最近几年前五大供应商中多为自然人,笔者费尽周折找到了其2008年的一家自然人供应商顾天友(交易金额逾2000万元),问他,为什么2009年不向海普瑞供货了呢?他回答道,“我为什么不能自己干呢?”
上游纷纷来做中游,这让李锂很没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