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昊具有南外学生的典型特征,阳光、开朗、有亲和力、善于表达。“我的成绩是越来越好。”从高二时的班级前五,到高三时的班级第一,王昊是以绝对的实力被学校推荐清华大学保送生考试的。一旦定下目标就会努力到底是他的成功秘诀。“我想在高考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中考四个A,一个假期做了12本参考书。”平时看上去很轻松的王昊真正用起功来,专注程度也非一般人能比。
“原来我想,如果被经济与金融专业录取,就想当基金经理或从事投资工作,现在录在别的专业,我也会很快找到目标的。”王昊自信地说,自己很喜欢与股票相关的工作,毕竟起点比别人高。的确,9岁炒股,王昊或许还是中国最小的股民呢!
-相关新闻
南外9学生保送清华
昨天从南京外国语学校传来喜讯,这所学校的9名学生顺利通过考试,成为清华大学保送生。此次清华大学的保送生面试以自我介绍和话题讨论为主,不怕生、性格外向、敢于表达的南外学生用自己的特质征服评委,闯关成功。
往年,清华面试是采取单独面试的形式,考官会针对考生所报考的专业志愿,提出很多学科内的稀奇古怪的问题,为此大家都做了大量的准备。没想到今年却搞了个集体面试,5-7名考生编成一组,就一个话题进行讨论,并同时接受3名考官考核。话题也都是些常见的社会热门话题,例如石油涨价、蓝藻、成功人士等。
陈卓是南外学科竞赛的一号种子,高一就获得保送资格,而吕琼石和华祯豪也同样是因为竞赛获奖得到保送生考试资格。三人从高一开始便是好朋友,常常相互切磋,这次面试,也是靠三兄弟齐心协力才能共同闯关。在讨论石油涨价话题中,华祯豪提出了分小组讨论子话题再汇总的建议,陈卓成为7人小组中负责总结发言的人,吕琼石做最后补充,在7人小组中,三人团结努力,最后终于让考官发出会心的微笑。
此次清华改革面试方式,正好将南外学生知识面广,表达力强,综合能力强的特点展示出来。被录取的学生中,既有辩手,也有奥运火炬护跑手,有的是运动员,有的是钢琴十级,还有的是音乐剧的主角、导演。这些丰富的活动也丰富了他们在应考时的陈述。
通过努力,张欣、沈茜蓉、吕琼石、陈卓、傅翔、赵菡清、陈智俊、王昊、华祯豪顺利通过考试,被清华大学录取。
南外副校长孙夕礼介绍,截至昨天,南外已有180多名高三学生被国内外名校提前录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