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人群职场,三句话离不开李开复。凭什么?如果还让咱老秦回答,就一首打油诗:微软谷歌何足惜,信手拈来当云梯。踩着巨人肩膀上,比尔老马我敢骑
首先声明此诗绝无贬意,历史上凡有如此知名度者,几乎全是出于篮胜于篮,出于微软胜于微软。不信咱就扒开一下李开复的革命经历看一看:
1990至1996美国苹果电脑公司(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
1996至1998美国SGI电脑公司(网络产品部全球副总裁、Cosmo子公司总裁)
1998至2004美国微软公司(微软中国研究院院长、自然互动部全球副总裁)
2005年7月,李开复离开微软,闪电加盟Google。并担任Google中国区总裁。
2009年9月4日正式辞职。结束打工历史,开始自我创业。
如果从1990年算起,将近20年的一步步长期甚至是痛苦的磨练,钢铁就是这样炼成的,李开复也是这样一步一个脚印成长的。他又不是什么高干子弟,还不是从科员干起,处级、局级、大中华级、全球级。要说李开复是个创业的典型,一点也不假,因为他爸爸既不是李白、李贺、李商隐,也不是李广、李渊、李世民。这凭这点,不但我服!也让人服!天下人服!
刚刚那首打油诗并不是单指李开复拿苹果、微软、谷歌等当人梯,专事登梯爬高往上爬一步登天。其实,这才是一种积累,也就是中国人最爱侃的“厚积薄发”。熬到这份的人,放弃起来挺难的,像微软、谷歌这种鬼子公司的大中华级待遇和地位远胜过中国的司长、局长,全球级给个副部长、部长都不换。难怪外企大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往往都有很深的历史背景,说出来兴许吓你一跳。因此老秦曾这样概括,外企大公司的中国区负责人与其被称为“负责人”不如直接了当地改成“父责人”。既他的父亲曾担当过多大的职责,他的儿子才更有可能中为洋用成为中国区的“父责人”,也称“父亲责任继承人”。
当然洋鬼子也不会张冠李戴,不信你就查查老底,看看美国、英国、德国、瑞士什么的那些制药公司跟卫生部的二代、三代、四代有什么关系。李开复他老爹是历史系教授,儿子就爱书写历史。卫生部的后人讲卫生,那就帮洋人卖药呗。都是家传。
忠厚传家久,诗书万世长,李开复的故事难道真的与爹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