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数字化转型是一个逐步递进的旅程,敏捷能力中心的打造如同建设下一代数字银行’操作系统’,在银行数字化之旅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蚂蚁金服副总裁刘伟光说。
这一观点在论坛当时即引发参会银行关注。毋庸置疑,中小银行业当前面临金融科技引领其转型的关键期,部分银行即将进入全面数字化时代,在不远的明天,数字化转型如何从改善客户连接的1.0时代,进入到以敏捷能力为核心的数字化2.0时代?
"打破过去多个竖井式并存的传统银行核心业务系统架构,铸造以分布式平台为支撑的金融敏捷能力中心,瘦身原有的Core Banking系统,把多条纵轴并存的架构逐渐改造成为适应金融业务和产品快速迭代的分层领域架构,让银行的业务核心能力无处不在。"刘伟光指出。
在与诸多银行合作之后、基于对中小银行数字转型的践行和总结,刘伟光解释,银行数字化转型是选择合适路径,然后逐步递进的旅程,敏捷能力中心的打造如同建设下一代数字银行“操作系统”,指挥着业务和产品的迭代,这种架构的变革,在银行数字化之旅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将成为银行机构全面数字化转型、提升客户服务能力的重要引擎。”他说。
“敏捷能力中心从根本上解决企业的运行效率,以及服务终端、前台创新的问题,可助力银行不断快速响应、探索、挖掘、引领用户的需求,提升用户体验,降低服务成本,在全面数字化时代领先行业。”他表示。
曾经,金融行业由于对可靠性和风险管理的要求高于一般行业,而后台修改的成本和风险较⾼,所以驱使他们会尽量选择保持后台系统稳定性的IT建设模式,把大量的业务逻辑(业务能力)直接部署在前台系统中,形成厚重的前台系统。这样便形成业务联系彼此割裂的状态,并未能很好地支撑前台快速创新响应用户的需求,降低了用户体验。
随着IT技术的不断发展,曾经微服务、DevOps等技术也给出了技术上实现敏捷能力的“银弹”。“但局部的方案未能从根本上解决全行级敏捷问题,银行的业务部门、研发中心、数据运维中心各自都是拿着拼图的一部分寻找方向。”刘伟光说。
结合蚂蚁金服的实践,刘伟光与银行业分享了建设数字化时代敏捷能力中心的关键点:
•敏捷技术中心:把分布式架构体系涉及到的研发、测试、治理、运维、风险形成完整的支持全行应用的技术平台。除此之外还有三地五中心的灾备架构、免疫架构、防御资金安全和不断地、主动地发现故障等。这些技术能力体现蚂蚁技术敏捷中心不断追求的在分布式架构下的敏捷与自愈能力,将“不确定性变为确定性”。
•敏捷智能中心:把数据智能计算、数据研发、数据资产有机组合形成全行统一数据平台和金融智能应用,例如针对全行风险八大领域,构建全行级风险平台,实现风险管理统一化、风险技术平台化、风险数据规划化。
•敏捷业务中心:沉淀分布式架构下组件化、服务化的业务核心能力,向上提供平台化领域服务、开放式的编程接口来帮助快速构建存贷汇、互金、信用卡等各类业务;同时屏蔽了金融级分布式架构中的技术复杂性,封装了复杂的分布式事务技术实现细节,让业务模块和分布式的能力高度融合,降低分布式转型的学习曲线,提升分布式转型速度
基于这些业务能力,我们可以期待银行可在未来的数字化3.0时代,建设多方位的生态合作新型银行模式:对内进行业务场景接入,敏捷中心的能力和敏捷中心的业务组件正是建设API Bank的必要条件,对外通过API Bank向企业开放、建设基于API的应用生态市场模式,构建基于金融组件化操作系统的开放生态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