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专访章子怡:“非常”转型

2009-09-05 18:030

新片《非常完美》的幕前幕后,章子怡显得格外繁忙。接受采访时,她说自己第二天就要开始全国巡回宣传,要在几天内跑9个城市。算起来,这个凭《我的父亲母亲》声名鹊起的女演员,出现在观众和媒体的视线里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了。相比最初近乎惊艳的一夜成名,大家现在似乎已习惯了总是站在红地毯与聚光灯前的章子怡,不过对此她并不满足,未来,章子怡还在酝酿着新的转型与改变。

转型顺理成章

在章子怡出演的电影作品中,《非常完美》的规模和影响肯定不突出,但对她个人而言,这部作品无疑具有特殊意义。在本片中,她首次担任制片人。

在章子怡看来,涉足制片是一个顺理成章的决定。在好莱坞,几乎所有的大牌明星都有自己的制片公司。只是中国电影的产业发展起步较晚,所以这种“演而优则制”被看作是新生事物。其实早在2008年初,就传出章子怡与默多克夫人邓文迪有意合组制片公司的消息。虽然一直没有得到当事人的正面确认,但章子怡的制片计划在按部就班地进行。她说最初接触到《非常完美》的剧本是在《梅兰芳》的拍摄期间,当时自己和其团队正在讨论未来的发展可能。虽然说自己进军制片的决定主要出于对剧本的喜欢,并没有“处心积虑”,但章子怡也表示自己和团队也在策划其他的电影项目,已经正式上映的《非常完美》只是其中进展最快的一个而已。

另一方面,对于章子怡来说,《非常完美》也是其在喜剧方面的首次尝试。作为演员,她说自己出道以来扮演的多是比较严肃有力的角色,拍戏的状态也很紧,因此早就萌生了拍喜剧的念头,“想看看自己能在这方面做到什么程度”。而从制片人的角度,章子怡对于选择爱情喜剧的解释则要理性得多。在她看来,爱情喜剧是所谓的普适类型,无论在北美还是欧洲,此类作品的数量和影响都很大。此外,相比主要针对特定观众群的恐怖、科幻等电影类型,爱情喜剧的观众群很普遍,几乎适合从老人到小孩的全年龄层观众。而对于爱情喜剧目前在国内的疲软,章子怡认为这并非是由于这种类型本身没有观众,而是因为还没有出现适合内地市场的内容。因此这次她和整个团队专门针对中国市场的特点、量身定做了这部《非常完美》。

此外,章子怡还希望通过制作《非常完美》这部电影,打造一支专业制片团队。她认为中国电影现在最缺的还是各类专业人才,比如编剧。在其看来,虽然爱情喜剧是套路相对固定的电影类型,但并不是不能拍出变化和新意。然而目前国内几乎没有编剧愿意尝试这样的题材,因此很多有意创新的导演往往只能自己亲身上阵编写剧本,就像《非常完美》的导演金依萌一样,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出于无奈。因此,章子怡希望自己能在制作电影的过程中物色一些好的人才,并逐步建立一支专业团队。相比之下,是否组建制片公司在她看来倒不是特别重要。当然,假如一切进展顺利的话,这恐怕也是顺理成章的下一步。

性格与命运相比国内其他很多明星,章子怡似乎要更有制片人气质——自成名以来,这位女明星一直都给人以性格强势的印象。对此,章子怡倒很坦然,虽然她对某种刻板成见也颇有微词——“在国内,女人强势好像不太招人喜欢,我觉得挺不公平,比如形容一个男性就叫雄心壮志,但同样的事情放到女人身上就成了野心勃勃”。相比之下,她更喜欢用一个中性的英文单词“Ambitious”来形容自己对事业的期许。

章子怡认为,自己性格上的“硬度”缘自其幼年经历。8岁开始学舞,3年后进入北京舞蹈学院附中。这是一所要求严格的寄宿学校,早上六点就要爬起来训练,一直要练到晚上十点,之后还有晚自习。文化课也不能放松,几乎每一分钟都要按点度过。如此这般,六个春秋。在这样部队式的环境里,章子怡学会了咬牙坚持,因为身旁的每个人都在这样拼命努力。她说自己当时根本不懂所谓的事业是什么,只是想顺利拿到每一个学分,不要因为功课不及格这样的事被父母责骂——仅此而已。

经历铸就了一个人的性格,而性格反过来又会影响人生的走向。从小锻炼出的坚强个性自然而然延伸到了章子怡的表演和角色当中。在拍摄《我的父亲母亲》前,她曾在农村体验了2个多月的生活,天天去跟老农担水。后来《卧虎藏龙》的挑战更大。当时剧组进行了大范围的海选,章子怡能够最终入选,很大程度上还是得益于她早年打下的舞蹈功底。其实一开始,章子怡的身份只是个“替补”——当时剧组里还有另外一位女明星在筹备玉娇龙一角。“我就在这边练功,对面屋里就在看其他的演员”。进剧组的头三个月都是这种状况,直到“正选”因为实在受不了训练的强度而退出。虽然心里不乏心酸,但章子怡也只有不想那么多,“让我练我就好好练吧”。她说自己当时只是想把角色演好,不要让从众多候选中挑选了自己的李安导演失望。

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了整整10年,但章子怡对当年《卧虎藏龙》拍摄时的艰苦依然记忆犹新。即使是现在再看,她仍然觉得玉娇龙一角实在太难,以致于回头想起来“自己都觉得自己当时真挺勤奋的”。到了演员最终定案时,距离正式开拍已经很近了。在剧组当时下榻的北京紫玉饭店,章子怡每天从早到晚训练,内容包括骑马、练剑、书法、礼仪以及走花盆底等众多技能。拍摄过程也充满了艰辛:一个初出茅庐的新人,身旁搭戏的都是大明星,而且还要面临导演、武术指导等人的特殊要求,压力之大可想而知。李安后来回忆说,在拍竹林戏时,章子怡的母亲曾来探班,结果只看了一场就吓得哭出了声。

好在最终苦尽甘来,在章子怡的整个职业生涯中,《卧虎藏龙》的重要意义毋需多言。她的表现也最终得到了导演以及整个剧组的肯定。在李安看来,她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坚持,“能把戏吃下来”。事实上,几乎所有与章子怡合作过的导演对她都有类似的评价。《艺妓回忆录》(Memoirs of a Geisha)的导演罗伯。马歇尔(Rob Marshall)曾用“无畏”(Fearless)一词来形容她。马歇尔后来说自己之所以最终选择章子怡这位华人女演员来出演片中的女主角小百合,除了舞蹈、表演能力等客观因素外,最大的原因是于章子怡自身与角色的某些共有气质——“对生活的热爱,以及敢于克服各种挑战的勇气。”

“永远都没有投机的可能性”

相比国内其他很多影星,章子怡的职业起点之高非常罕见——毕业后的第一部作品就在张艺谋的电影里演女一号,从而迅速在全国范围内街知巷闻;次年又和周润发等华人顶级明星联袂《卧虎藏龙》,一路直奔奥斯卡。此后则是频繁与海内外的著名导演合作。不夸张地说,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她几乎成为了代表中国电影乃至整个中国形象的一张名片。

现在提到章子怡,可能很多人首先都会感叹她的运气,毕竟局外人的眼里总是最容易注意到一件事情中最富戏剧性的部分。然后风光背后的万般甘苦,其滋味恐怕只有当事人自己才能体会。正如李安所说,做演员固然有时是“戏捧人”,但更多的时候还是要“人扛戏”。谈到职业生涯的重要转折点,章子怡自己选择的是2004年的《2046》。她说正是在王家卫的这部电影中,自己真正明白了所谓的表演及其方法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也正是这部影片使章子怡在次年成为了历史上第二位赢得香港电影金像奖影后桂冠的内地演员。

事实上,2005年也堪称是章子怡职业生涯中的一个巅峰:同样在这一年年底,由她担任主演的好莱坞文艺大制作《艺妓回忆录》正式上映。该片最终赢得了3项奥斯卡奖,并为章子怡带来了一个宝贵的金球奖最佳女主角提名,这也是华裔演员首次在该奖项上获得肯定。与此同时,在拍摄《艺妓回忆录》之前,章子怡花大力气学习了英语。在她看来,这段经历也是她人生的又一次重要转折——“倒不是说学会英语本身就能怎么样,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体会到了很多东西,视野也开阔了许多”。在影片的后续宣传中,章子怡跑了数十个国家和地区,很多所见所闻,比如在中东地区看到的慈善活动,都对她产生了深深的触动。这些也都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了她随后对工作和生活的选择。

从1998年的成名作《我的父亲母亲》算起,章子怡进入电影圈已有十多年的时间,参与的影片也有20部之多。相比早年那种近乎单纯的努力状态,章子怡说她现在已经松弛了很多,至少表演时不再那么紧张了,也逐渐学会了自我减压。不过那种对待工作认真、紧张的态度,章子怡说自己永远无法改变。目前她也正在准备新戏,为了能够表现剧中角色的某种特殊技能,章子怡也正在给自己“开小灶”,每天都要上两小时的专门课程。“无论什么角色,我觉得如果不去认真准备的话真的驾御不了”。章子怡说自己希望能把这种脚踏实地的方式延续下去,因为在她看来,无论人生还是工作,“永远都没有投机的可能性”。

对话章子怡:制片人首秀“非常完美”

《综艺》:《非常完美》是你第一次担任制片人,同时作为演员,本片也是你首次尝试喜剧片,这两个挑战哪个难度更大?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1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