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造企业增强市场打拼能力
很长一段时间内,“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这句话对中国机械制造业而言不过是一句“口号”,现在则意味着更多实质性的举动。而从一定程度上讲,这是外资机械企业不断挤压的结果。据清科数据库统计,机械制造业已成为中国并购市场上第二活跃的产业,粘土烘干机2011年1-10月,近12%的并购行为发生于这个产业,而去年同期的数字不足5%。
产业集中度的提升改变了竞争格局。跨国公司试图加快在华产业版图的扩展脚步,从6。5亿美元到近9亿美元,制沙设备、制沙机等水泥设备,施耐德电气、卡特彼勒等外资公司正接连刷新收购金额。若依靠内生式增长,中国企业仍会明显偏弱,本土企业也得依靠并购来补足竞争力。他们最终占据了主角的位置。 并购并非提升自身的唯一方式。当客户购买力降低时——比如近年来的机械业市场,企业开始发挥融资租赁的营销功能,它可以解决客户的现金流压力,也促进了制造商相关产品市场份额的扩大。雷蒙磨机、圆锥破等烘干设备,
某种程度上,融资租赁的确熨平了产业低谷,亦有企业借此实现了颇具爆发力的业绩增长。
工业烘干机、冲击式破碎机厂家、颚式破碎机公司等石头破碎、石头磨粉设备。为何2011年机械业里弥漫着这么强烈的并购意愿?2011年固定资产投资、房地产投资等系统性机会的逐步消失让产业“出现了历史少有的陡直下滑,景气度向上周期的末尾,也往往是行业兼并整合的时机。 一线内资企业多是从产业升级的角度来选择收购对象,他们一般瞄准拥有品牌、技术的公司。 在机械装备工业中的高端制造这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明显的差距,在很大程度上,我国的企业只能依靠数量、中低端产品和低价格优势竞争,缺少在国际市场打拼的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