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资讯首页 频道列表

智能手机产业链转型 系统方案升值

2011-12-10 10:430
 2011年,智能手机的主流功能是ARM11/CortexA5、3.5英寸大屏幕、VGA(640×480像素)、300万像素的摄像头、蓝牙、WiFi系统、GPS导航。2012年的主流预计是:CortexA9、1GHz+的频率、4.0英寸的屏幕、WVGA(800×480像素)、3M+Pixelcamear、蓝牙、WiFi系统、GPS导航。

    智能手机对系统设计和软件设计的要门槛比较高。对于技术能力比较弱的公司来说,就比较难。行业门槛变高,行业里公司的数量会变少,但智能手机的总量会变大。在中国市场,高端手机品牌商主要有苹果、三星和HTC;中端的有阿里云手机、小米手机等;千元智能手机出货量很大,但华为、中兴、诺基亚等厂商占据了千元智能手机的主要市场份额。

    戴伟民认为,手机行业面临洗牌,传统产业链的分工模式也将被打破。从代工厂和设计公司来看,已逐渐向ODM厂商和品牌厂商转型,规模较小的IDH生存比较艰难。对于大的ODM、OEM厂商来说,这次是很大的机会。

    同时,他也表示,本土的品牌公司还是比较有希望,因为他们有市场基础和经验,例如联想和华为等。但对于擅长价格战的中国山寨手机来说,就比较困难。山寨手机只能存在于市场和技术成熟的阶段。对于新产品来说,技术不再是具备低准入门槛的成熟技术,价格也不再是市场的唯一砝码,山寨手机的竞争力就大大减弱。中国的山寨手机一定要在质量上下工夫。因为从无到有阶段已过,功能手机也是如此。山寨要下山,要么被缩编成为正规军,要么被清理出去,这种可能性会加大。

    本土企业应找准定位

    本土厂商要从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提升价值,缩短产业链周期,加强供应链管理。

    对于中国本土公司来说,如何提升产品的竞争力,如何保证可持续发展,戴伟民给出了下面几点建议:一是从软件、硬件和服务方面提升价值。软件是智能手机实现差异化的重要突破口,硬件和服务也需到位,这样就可以全方位地保证产品的价值,提升产品的竞争力。二是要缩短产业链周期,加强供应链管理,确保产品上市的速度加快,提升产品在市场中的主动权。三是加强与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合作。在渠道方面,国内3G智能手机主要由运营商控制。手机厂商应该加强与运营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合作,丰富产品的应用体验。

    此外,戴伟民也提到,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看起来很大,但对于本土中小企业来说又似乎不大。如何更好地抓住机遇,需要专注找准定位和切入点。

    首先是在千元智能手机领域。将智能手机价格定位在千元之内,并强化用户体验。目前国内几个品牌的智能手机在市场表现力不错,且产品性能表现良好,用户反响不错。在中国,千元智能手机的消费群体占有比较大的比例。

    其次,立足本土化。根据中国的实际情况,生产具有本土特色功能的手机。比如可以将手机变成医疗终端,这样用户就可以不用花时间专门上医院排长队挂号、检查和问诊。节省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且快捷、便利。对于老百姓来说,比较实用。

    再者,针对特定市场。

« 上一页 2/3 下一页 »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1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