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我要提问 知道首页 频道列表

选矿设备运用与金矿结合

已关闭0回答


 

选矿设备运用与金矿结合
    前人认为老硐沟金矿床属岩浆热液蚀变型以金为主的多金属矿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划分出裂隙充填破碎带中低温热液蚀变型金铅一银一砷多金属矿床和矽卡岩型金,铜一铁矿床两个亚类。李振忠(1992)则认为老硐淘金矿床属卡林型金矿床。
    根据选矿设备沟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和矿化特征及其与闪长玢岩脉(为主)和斑状花岗闪长岩株的时空分布关系联系。我们认为,老硐沟金矿床的形成过程经历了原生低品位金矿化和后生氧化淋滤作用两个成矿阶段,其中后一种作用致使金富集进而构成工业矿体。第一阶段,主要受控于平头山群下岩组白云石大理岩和钙质白云石大理岩破碎带或裂隙中的矿脉,其原生矿石矿物主要是毒砂、黄铁矿、方铅矿、自然金、自然银、螺状硫银矿等;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和方解石。围岩蚀变有硅化、碳酸盐化、绢云母等,无疑具有热液成矿的特征。第二阶段,矿脉形成后经受了漫长的氧化和地表水或地下水的淋滤作用,因而目前所见到的矿脉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次生变化,其中以98号和1号矿脉的矿石最为典型。98号矿脉氧化型矿石的矿物组合为臭葱石十菱砷铅矾+褐铁矿+针铁矿+砷钙锌石+羟砷锌石+自然金+自然银+石英+方解石+蛋白石等。这些砷酸盐矿物和褐铁矿、针铁矿如此发育,乃是在氧化作用条件下,由原生毒砂、黄铁矿、闪锌矿、黄铜矿、选矿设备铅矿等硫化物发生次生变化的结果。自然金或银金矿在氧  化过程中稳定,它们连同含金硫化物解离出来的金一起,自氧化淋滤带中向下迁移富集。氧化矿石中金含量变化大,反映出金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金次生淋滤富集的继承性的特征。
     正是由于上述原生矿作用和氧化淋滤效应综合作用的结果,才导致金的富集,并且成为可采矿体。因此,老硐沟金矿床属氧化淋滤型金多金属矿床。
www.ssxk.net/shengchanxianshebei/387.html
www.chinasszg.com/news.asp?ArticleID=915
www.chinasszg.com/news.asp?ArticleID=933
www.mining-ss.com
www.crusherplant-ss.com
www.miningchina-ss.com
www.posuiji365.net
www.pf1315.com
www.pe1200.com
举报 0
收藏 0
评论 0
暂无最佳答案